很多批電池總會出現1-2個電池的結果不太理想,嚴重的時候可能出現全軍覆沒的情況,一批電池一般都只做6塊電池,根據這6塊電池判斷材料好壞,所以對電池制作的好壞就相當注重。經過對電池制作過程和結果差的電池的拆解以及查找的資料總結如下:
一、 短路:
1、隔膜刺穿:
1)極片邊尾有毛刺,卷繞后刺穿隔膜短路(分切刀口有毛刺、裝配有誤);2)極耳鉚接孔不平刺穿隔膜(鉚接機模具不平);3)極耳包膠時未包住極耳鉚接孔和極片頭部(裁大片時裁刀口有毛刺);4)卷繞時卷針劃破隔膜(卷針兩側有毛刺);5)壓芯時氣壓壓力太大、太快壓破隔膜(氣壓壓力太大,極片邊角有銳角刺穿隔膜紙)。
2、全蓋帽時極耳靠在殼壁上短路:
1)高溫極耳膠未包好;2)殼壁膠紙未貼到位;3)極耳過長彎曲時接觸蓋帽或殼壁。
3、化成時過充短路:
1)化成時,正負極不明確反充而短路;2)過壓時短路;3)上柜時未裝好或內部電液少,充電時溫度過高而短路。
4、人為將正負極短接:
1)分容上柜時正負極直接接觸;2)清洗時短路。
二、 內阻過高:
1、焊接不好:極耳與極片的焊接;極耳與蓋的虛焊。
2、電液偏少:注液量不準確偏少;封口時擠壓力度過大,擠出電液。
3、裝配結構不良:極片之間接觸不緊密;各接觸點面積太小。
4、材質問題:極耳及外殼的導電性能;電液的導電率;石墨與碳粉的導電率。
三、 發鼓:
1、電池內有水份:制造流程時間長;空氣潮濕;極片未烘干;填充量過大,入殼后直接發鼓;極片反彈超厚,入殼后發鼓。
2、短路:過充或短路。
3、高溫時發鼓;超過50℃溫度發鼓。
四、 容量過低:
1、敷料不均勻,偏輕或配比不合理。2、生產時斷片、掉料。3、電解液量少。4、壓片過薄。
五、 極片掉粉:
1、烘烤溫度過高,粘接劑失效。2、拉漿溫度過高。3、各種材料因素:如P01、PVDF、SBR、CMC等性能問題。4、 敷料不均勻。
六、 極片過脆:
1、面密度大,壓片太薄。
2、烘烤溫度過高。
3、材料的顆粒度,振實密度等。
根據上面出現的問題可以看出,人在制作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造成電池制作不良,為了做好工作,就需要把握好每一個關卡,向沒批電池做出來都是好的靠攏。